-
子大力提倡仁、礼、德,他本人也没有放弃使用刑罚。公元前500年,齐鲁两国国君在今山东境内的夹谷相会结盟,孔子其时为鲁国大司寇,随从鲁定公出访。据《毂梁传》记录,鲁定公与齐景公会谈结束后,“齐人使优施舞於鲁君之幕下。孔子曰:‘笑君者罪当死’,使司马行法焉,首足异门而出...
2009.04.09 13:58:00
-
则述“诡道”以精诚。根据我的考证,《老子》成篇于孔子于鲁昭公三十一年(公元前511年)适周问礼与老子后不久,《孙子兵法》成十三篇于鲁定公四年(公元前506年)吴楚柏举之战前不久,略晚于《老子》书。这是春秋末年诸子学术的双璧。《论语》则是孔子于鲁哀公十六年(公元前479年)...
2014.02.24 08:48:00
-
之忧边第十二篇。原文为“明者因时而变,知者随事而制。孔子曰:‘麻冕,礼也,今也纯,俭,吾从众。’故圣人上贤不离古,顺俗而不偏宜。鲁定公序昭穆,顺祖祢,昭公废卿士,以省事节用,不可谓变祖之所为而改父之道也。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绪,赵高增累秦法以广威,而未可谓忠臣孝子也...
2017.07.13 08:38:00
-
道中落。孔子与伯牛均具同情悯人之心、质朴勤勉之品、谨慎待人处事之道。孔子与伯牛既有师徒之谊,又为仕途同道之人。据《文献通考》载,鲁定公十年(公元前500年),中都宰孔子因政绩显赫而晋升鲁国司空,同年升任大司寇,45岁的伯牛便接任中都宰。伯牛师法孔子,以仁惠民,以德化民...
2020.03.30 08:47:00
-
道中落。孔子与伯牛均具同情悯人之心、质朴勤勉之品、谨慎待人处事之道。孔子与伯牛既有师徒之谊,又为仕途同道之人。据《文献通考》载,鲁定公十年(公元前500年),中都宰孔子因政绩显赫而晋升鲁国司空,同年升任大司寇,45岁的伯牛便接任中都宰。伯牛师法孔子,以仁惠民,以德化民...
2020.03.30 08:47:00
-
道中落。孔子与伯牛均具同情悯人之心、质朴勤勉之品、谨慎待人处事之道。孔子与伯牛既有师徒之谊,又为仕途同道之人。据《文献通考》载,鲁定公十年(公元前500年),中都宰孔子因政绩显赫而晋升鲁国司空,同年升任大司寇,45岁的伯牛便接任中都宰。伯牛师法孔子,以仁惠民,以德化民...
2020.04.03 15:17:00
-
并且是从基层多岗位煅炼上来的领导干部。他曾做过季氏的“委吏”(主管仓库的小官),当过“畜蕃息”的农牧业官员。到了51岁时,孔子才被鲁定公任命为“中都宰”(中都在今山东省汶上县),相当于现在的中等地级市市长。在“中都宰”岗位上,他的工作非常出色,用传统文化周礼来教育...
2020.11.17 21:26:00
-
默。如您由管子的“遍知天下”联想到西方的“受众理论”,把《宋史》中的“贤路当广而不当狭,言路当开而不当塞”归为“排气阀理论”,将鲁定公的“一言而可以兴邦”比作古代的“魔弹论”,您还从东汉恒谭的“凡人贱近而贵远,亲见扬子云禄位容貌不能动人,故轻其书”的历史记载中读...
2021.09.14 08:56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