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,山上巨石嶙峋,林壑幽美。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,南北走向,蜿蜒如龙,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。苏轼的《放鹤亭记》,就写于此山。区文明办、区老龄委将于重阳节当天上午9时组织全区老龄登山爱好者登云龙山,并在云龙山至高处--观景台诵读经典名句《放...
2009.12.03 11:09:00
-
花海。花丛中的摩崖石刻 “十里一色”与“杏花村”,都出典于苏轼诗词。苏轼《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》的第二首诗“云龙山下试春衣,放鹤亭前送落晖。一色杏花三十里,新郎君去马如飞。”写的就是这里的杏花林,怎么刻成了“十里一色”呢?云龙山上有《试衣亭诗辨》碑。乾隆亲书这...
2010.03.31 10:15:00
-
国苏轼研究学会徐州书画研究院、市文联、市文广新局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徐州市首届“东坡杯”公务员书画大赛暨百人书《放鹤亭记》活动,12月12日举行启动仪式。李文顺、徐崇先、赵彭城等出席。
大赛定于明年3月举办,主要面向市各级党委机关、人大、政协、社会...
2010.12.27 09:35:00
-
《苏州市风景名胜区条例》实施一年来,市域景区从挖掘历史人文内涵出发,按原材料、原工艺、原法式,先后维修了虎丘冷香阁、西山石公山来鹤亭、林屋洞驾浮阁、光福司徒殿、铜观音寺石桥、同里嘉荫堂、珍珠塔等建筑。值得一提的是,日前竣工的上方山楞伽寺塔大修主体工程,本着尊重...
2011.10.17 09:04:00
-
同时也表达了有情有义徐州人的热情迎宾之意。
二是金石篆刻,彰显文化特色。展园内的彭祖金石园,既有苏东坡的“云龙山下试春衣,放鹤亭前送落晖。一色杏花三十里,新郎君去马如飞”的名诗佳句,也有汉高祖刘邦气势磅礴的大风歌,还有徐州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“爱我家乡徐州...
2011.10.31 14:16:00
-
”这是考察团成员参观珠山景区和云龙湖十里长堤后发出的感慨。大家纷纷表示,徐州既有云龙山、云龙湖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,其中还蕴含着放鹤亭、苏堤等人文景观,更被厚重璀璨的两汉文化遗存所环绕,可谓人杰地灵。
“杭州西湖天下知,云龙美景堪比之。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已名...
2012.05.17 10:18:00
-
”这是考察团成员参观珠山景区和云龙湖十里长堤后发出的感慨。大家纷纷表示,徐州既有云龙山、云龙湖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,其中还蕴含着放鹤亭、苏堤等人文景观,更被厚重璀璨的两汉文化遗存所环绕,可谓人杰地灵。
“杭州西湖天下知,云龙美景堪比之。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已名...
2012.05.17 16:05:00
-
是如此,遂又想起一首诗:“庭树不知人去尽,秋春还放旧时华。多情唯有池中鲤,犹为离人护落花。”
离了耕乐榭,走了状元路,去了来鹤亭,来到香山顶寺,一路行来,听到几位同路人讲了其中的掌故,皆颇有来历,来鹤亭前的那副对联“晓日东田去,烟霄北渚归。”更是眼前景的绝佳...
2012.10.09 09:54:00
-
7岁了。苏轼常来云龙山,与张山人结识,称赞山人是“脱身声利中,道德自濯澡” 的高士,两人成莫逆之交,苏轼还为张山人写下了著名的《放鹤亭记》。张山人草堂也成了苏轼的常去之所,身价自然倍增,这大概就是山人旧居千古不废的原因。
据说,苏轼知道张山人还是单身后,觉得山...
2013.09.03 09:16:00
-
诗有“故人西辞黄鹤楼”,“骑鹤上扬州”;传说有“鹤魂”、“鹤鸣”;景点有大明寺的“鹤冢”(位于大明寺西园“第五泉”旁)、个园的“鹤亭”(位于个园“夏山”)、八怪纪念馆的“鹤池”,以及“仙鹤寺”、“来鹤台”,如此等等,举不胜举。
鹤具有民族性、概括性、象征性、...
2013.09.13 10:06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