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端午节来了,吃粽子的时候,更要翻出尘封的《离骚》,沐浴更衣认真诵读,让清新雅致的古韵沉淀到浮躁精神中,用清明坦荡的悠远精神敲打麻木的神经,用理想人性之光提醒曾有的迟钝,努力成为一个高雅谦逊、通情达理的精神君子,而不要成为“庸俗的赚钱机器和齿轮”。
知识阶层多...
2009.06.02 14:03:00
-
敌压境,他们感到绝望而无可奈何,甚至有人幻想着“接受日军”可能会保住身家性命,结束战时的紧张和空袭的危险。更有一些市民怀着对战争麻木的情绪,认为战争与他们无关,他们甚或不愿与中国军队配合,认为只要自己没进行什么反日的活动,日军就不会对他们施暴。
南京沦陷后,面...
2009.06.29 18:49:00
-
学”和“民主”思想,对后人仍有重要的启示。诸如在《药》、《祝福》、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等作品中,鲁迅对“铁屋子”的呐喊,唤醒沉睡、麻木的国民,为国民开天窗,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一定的启蒙作用。尤其是鲁迅的怀疑思想,跳出了非此即彼的“二元对立思维”,在钱理群先生看来它...
2009.11.17 15:43:00
-
《红高粱》时代是艺术高峰,《檀香刑》是技术高峰吧?当时记得你说,“残酷的细节是为了给那些养尊处优的中产阶层一点颜色看看,触痛他们麻木的神经”。现在写作的动机和创作状态有转变吗?
莫言:把触痛中产阶层作为我的一个写作目的,我觉得这个目的太短见了。这本书的创作动...
2010.02.26 15:03:00
-
术杰出女性奖”。但真正让李彦受到触动的是温哥华一位女读者的来信:“读了你的小说,当我再次走入唐人街的中餐馆,仔细端详在那里遇见的华人时,我已经有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感受。他们不再是头脑简单,表情麻木的群体,每张脸上,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,都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心灵。” ...
2010.04.02 08:45:00
-
如果我们再置若罔闻,300年后汉语也将会消亡。看看眼下的现实,就知道这并非妄言。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,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。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,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。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,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...
2010.05.21 13:57:00
-
巾为学生擦洗身子,又找来毛毯将学生裹住,还将学生的脏衣物清洗干净。
姚黎黎,滨海县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,面对学生痴呆的面孔和麻木的表情,她和同事们一样,全身心地把爱洒向每一位智障儿童的心田。
……
激情洋溢的演说,生动朴实的事例,饱含真情的话语,使得赛场上时...
2010.05.25 14:43:00
-
定不是长久之计,反而会作茧自缚。
选秀节目将观众的娱乐心理摸得很准,不时地炒作一些噱头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,可是刺激久了神经会麻木的。当观众们发现这档节目没有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真正魅力,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守候在电视机前?
炒作只能暂时治标,而节目的好品质和选...
2010.05.31 08:42:00
-
是在西安事变之后,但张学良能够在鲁迅的文字面前“发抖”,说明他慧根不浅,也有想救中国大众“出水火,登衽席”的情怀。可以设想,一个麻木的奴才、无行的文人,贪婪的官僚、嗜血的屠夫,在鲁迅的文字面前是不可能“发抖”的。从张学良对鲁迅著作的这些评价,我们似乎也更容易理解...
2010.09.03 14:51:00
-
是在西安事变之后,但张学良能够在鲁迅的文字面前“发抖”,说明他慧根不浅,也有想救中国大众“出水火,登衽席”的情怀。可以设想,一个麻木的奴才、无行的文人,贪婪的官僚、嗜血的屠夫,在鲁迅的文字面前是不可能“发抖”的。从张学良对鲁迅著作的这些评价,我们似乎也更容易理解...
2010.09.06 08:39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