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到相关结果约186条,用时0.013秒
所有结果
标题
正文
 
时间不限
1天内
1周内
1个月内
 
按相关度排序
按时间排序
  1. 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,又称经世之学。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,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见解,并用于社会改革。明清之际,经顾炎武、黄宗羲、王夫之、颜元等唯物主义思想家进一步发展,经世致用之学大兴,形成了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。从认识论上讲,经世致用是对中国传统的知行关...
    2009.05.11 10:08:00
  2. 端正者,亦自有一种风气。”此“风气”即是“籍文雅交游之盛,耳濡目染,都无俗事。”世家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孕育学术名家的良好环境。比如黄宗羲出身世家,兄弟宗炎、宗会俱以治易学著称,长子黄百家以史学扬名,黄宗羲本人则是兼通经史的一代宗师;元和惠栋,自祖父周惕开始治《易》...
    2009.07.09 15:24:00
  3. 指点迷津。如鼓励我在道家思想史研究方面作出贡献,肯定我对哲学党性与阶级性说法的质疑,高度评价孔子、孟子与儒家的人文精神,支持我对黄宗羲思想的研究和整理《黄宗羲全集》的工作,等等。   鼓励创新,荐引后学   我研究生毕业到杭州工作以后,在1982至1991年间,与张先生有...
    2009.09.07 15:15:00
  4. 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的“儒术”。这种“儒术”经汉至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,又经宋代理学及心学对佛教和道教的吸收,其间虽有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新思想的萌芽,但是齐儒学的道统和政统一直延续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。第二次是以“西学东渐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其他西方文化如...
    2010.02.04 11:18:00
  5. 过了日本,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。   浙江学者的阳明学文献的整理工程很值得一提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,在吴光先生的主持下,先作了《黄宗羲全集》的校点,很有价值;后来又作了《刘宗周全集》,也很有价值。1992年春吴光先生等编校的《王阳明全集》上下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。这部...
    2010.02.05 13:49:00
  6. 君主“奔其私嗜,逞其邪欲”。晋人阮籍一针见血地说:“君立而虐兴”,“无君而庶物定”。这种“无君论”,经晋人鲍敬言、宋人邓牧、明人黄宗羲等的发挥,论述得很深刻。清人唐甄,怒斥“自秦以来,凡为帝王者皆贼也”,“治乱非他人所能为也,君也”。先进的人士虽然直指动乱衰亡的...
    2010.03.15 10:57:00
  7. 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,从而放弃“西学中源”说。   那么,谁是提出“西学中源”说的第一人?有学者考证,最先提出“西学中源”思想的是黄宗羲,而另外两个先驱者为方以智和王锡阐。近来有学者指出,更早的徐光启即已提出西方的算术之学在古代中国就有,现在引进西方这些学问不过是恢...
    2010.03.22 13:26:00
  8. 公职人员达到860名,平均5.8个男子就有一个公职人员。比利时的政府雇员也占到了全社会总劳动力的23%左右。   在中国古代的行政改革中“黄宗羲定律”之所以发生作用,是因为改革的办法根本不对头。改革不肯触动权力的生成机制和运行机制,越改权力越膨胀,官员的贪欲也越没有止境,...
    2010.03.25 17:27:00
  9. 初时代,面对陵谷变迁的沧桑巨变,儒家知识分子开始以学术的眼光反思这一巨变背后的真实原因。在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中,王夫之和顾炎武、黄宗羲尤为后人所称道,被称为“清初三大儒”。在顾、黄、王的学术成就中,所共同的一点是自觉继承和发扬了自孟子以来的儒家民本思想。黄宗羲著...
    2010.07.05 12:56:00
  10. 想与现实等多种冲突也正是文化转型期的典型反映。鲁迅是可以和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屈原、司马迁、李白、杜甫、苏东坡、陆游、朱熹、李贽、黄宗羲、曹雪芹、吴敬梓、梁启超等一并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伟人,鲁迅著作是可以代表20世纪中国文化的经典。将鲁迅视为民族魂,是中华民族历经磨...
    2010.09.17 08:44:00
1 2 3 4 5 6 7 8 9 10 下一页 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