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年11月10日在波恩大学读书时给他父亲的信,就可以知道这一点。他读法律方面、艺术方面的著作,特别是哲学著作,如费希特、康德,最后转向黑格尔,并说自己“养成了对我读过的一切做摘录的习惯”。这种习惯,马克思保留终身。笔记中既有大量摘录又有批注。摘录是前人的思想和问题,批...
2009.03.09 15:38:00
-
做起了被认为并不重要的编译资料工作。在编译资料室的几年,才使得黄枬森有了足够的时间做研究。期间,他埋头哲学世界,神游智慧之海,对黑格尔哲学和《列宁哲学笔记》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。在黄枬森看来,列宁虽然是一个政治领袖,他的哲学笔记却是一本纯粹的学术笔记。当时,学习...
2009.03.09 13:19:00
-
义。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,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,就是以对历史、社会和人的问题的关注为基本动力的。1843年的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》及其《导言》,1844年的《经济学哲学手稿》,1844年与恩格斯合著的《神圣家族》,1845年的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,1845年与...
2009.03.09 14:35:00
-
鼓吹“普世价值”,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关系来确定价值的内容,而是倒过来,预先先验地确定了所谓的“普世”的价值观念(这有点像黑格尔的“绝对精神”),然后根据这些“普世”的价值观念来判断现实社会的是非对错,进而要求按照这些“普世价值”来安排社会关系。他们从来不回...
2009.03.09 15:37:00
-
相比于阅读西方哲学的经典,人们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:与黑格尔式的逻辑概念体系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领悟这种纯哲学相比,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似乎只有社会历史分析的理论,在马克思那里,还有“哲学”吗?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,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常常有...
2009.04.01 09:43:00
-
去了权威性、统一性,如何实现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换成为和谐家庭伦理建设的“强音”。
◎家庭伦理的恰当定位
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《法哲学原理》中曾经说过,人类家庭是一个伦理的实体。因此,要把握家庭伦理的脉搏,就不得不先了解“伦理”的范畴。在很多场合,“伦...
2009.04.02 13:14:00
-
和殖民掠夺。市场经济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,近代西方资本主义,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,日本和东亚的资本主义,都只是个别的、特殊的东西。黑格尔所谓“普遍寓于特殊之中,任何特殊都不能穷尽普遍的意义”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华盛顿共识的“普世价值”,亚洲实际上已经在探索“另一个世...
2009.04.13 14:30:00
-
民主的本来含义是让人民当家作主,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,这是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理想追求。但是对待民主,绝对也不能理想化。黑格尔说,“存在即是合理”。在民主问题上,顽固不化固然不对,但操之过急也会导致事物走向反面,而照搬照用,更可能会产生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...
2009.04.22 13:43:00
-
上去,其结果是把辩证意义的矛盾变质为形式逻辑的矛盾。
辩证矛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
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所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。黑格尔指出,作为辩证法范畴的矛盾,是对事物自身的“本质对立”、“本质差别”和“本质关系”进行自我反思的产物,它所映现的是事物内在的“正...
2009.05.04 11:04:00
-
性的前提下,才有可能寻求可靠的知识基础,推动有效的知识发挥其力量,这样,理性独立的原则、理性的绝对自主性便成为哲学的普遍原则。而黑格尔对康德的超越则主要表现为,他重建了康德哲学中失落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,确立了理性与现实同一的原则。马克思则在此基础上明确了“光...
2009.05.04 11:04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