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的重要性,组织和领导一定要敢于为敢担当的人担当,敢担当的人才会大量涌现。
中国历史上敢于担当的故事很多。齐国大夫崔杼杀了国君齐庄公,怕遭到历史的谴责,就要当时的太史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写成“先君害病身亡”。结果太史把写好的史书给他看,“夏五月,崔杼弑其君”。崔杼非...
2015.05.21 08:03:00
-
的重要性,组织和领导一定要敢于为敢担当的人担当,敢担当的人才会大量涌现。
中国历史上敢于担当的故事很多。齐国大夫崔杼杀了国君齐庄公,怕遭到历史的谴责,就要当时的太史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写成“先君害病身亡”。结果太史把写好的史书给他看,“夏五月,崔杼弑其君”。崔杼非...
2015.05.21 09:53:00
-
》而乱臣贼子惧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,史官成为社会公论的主持人、公义的维护者。蔡东藩的书中写道:春秋时期,齐国权臣崔杼设计杀死齐庄公,自封为相国,他怕史官记下自己的弑君罪名,特地要史官写下庄公是病死的。而太史伯却秉笔直书崔杼弑君。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伯,按当时...
2015.10.10 08:33:00
-
》而乱臣贼子惧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,史官成为社会公论的主持人、公义的维护者。蔡东藩的书中写道:春秋时期,齐国权臣崔杼设计杀死齐庄公,自封为相国,他怕史官记下自己的弑君罪名,特地要史官写下庄公是病死的。而太史伯却秉笔直书崔杼弑君。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伯,按当时...
2015.10.10 08:33:00
-
法不隐。”史称“董狐直笔”,同时称赞赵盾是“良大夫”。
史官前仆后继,以生命来捍卫历史的尊严。公元前548年,齐国的权臣崔杼杀了齐庄公,立齐景公,自己做了国相。齐太史在史册上记载:“崔杼弑其君。”崔杼杀了这位太史。因为太史之职是家传世袭,被杀的太史的两个弟弟先后...
2016.03.28 09:14:00
-
故事一:晏婴辞礼
春秋时期的齐国丞相晏婴,曾经辅佐齐灵公、齐庄公、齐景公三朝,历时40年。他廉洁从政,清白做人,主张“廉者,政之本也,德之主也”,从不接受礼物,大到赏邑、住房,小到车马、衣服,都一一辞绝,曾3次谢绝齐景公赠送的一千两黄金、豪车宝马以及豪华府第...
2020.05.27 17:32:00
-
又改回了陈姓,现在的陈姓许多也是齐国田氏的后裔。
再说田完生子田穉孟夷,田穉孟夷生子田湣孟庄,田湣孟庄生子田文子须无。田文子侍奉齐庄公,深受庄公赏识和宠爱。田文子去世后,他的儿子田桓子无宇继爵。田桓子初涉政坛,是在齐庄公四、五年(公元前 550-公元前449)。
齐庄公四年...
2020.10.16 08:54:00
-
者恶之”这两句名言。这两句话出自于《晏子春秋》。《晏子春秋》并非晏婴自己的著作,而是后人采缀晏子的言行记录而成。晏婴历仕齐灵公、齐庄公、齐景公,为齐国名相,被人尊称为“晏子”。“利于国者爱之,害于国者恶之”,正是出自这部著作当中记录的晏子的两句名言。晏子说这两句...
2021.03.11 17:45:00
-
者恶之”这两句名言。这两句话出自于《晏子春秋》。《晏子春秋》并非晏婴自己的著作,而是后人采缀晏子的言行记录而成。晏婴历仕齐灵公、齐庄公、齐景公,为齐国名相,被人尊称为“晏子”。“利于国者爱之,害于国者恶之”,正是出自这部著作当中记录的晏子的两句名言。晏子说这两句...
2021.03.11 17:45:00
-
他臣工的罪恶而随时引来杀身之祸。如春秋时期,齐国太史就因为写下了权臣崔杼“弑君”之罪,结果是史官连连被杀。
齐国的大臣崔抒与齐庄公为争夺美女发生矛盾,崔抒借机杀了齐庄公,立了齐景公,自己做了国相。对此,齐国太史记道:“崔抒弑其君”。
崔抒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...
2022.07.20 13:14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