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的。在《摩罗诗力说》中,鲁迅就曾以拜伦的战斗不已的思想和反叛的精神作为自己的支柱,他讲到要扫除古国之国民性陋习,这也和传教士没有共同之处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他的思想更多地是从中国的现实感受出发,而不是从一个空洞的外来观念出发。鲁迅在写《阿Q正传》时,阿Q的影像已经...
2009.04.27 10:01:00
-
的。在《摩罗诗力说》中,鲁迅就曾以拜伦的战斗不已的思想和反叛的精神作为自己的支柱,他讲到要扫除古国之国民性陋习,这也和传教士没有共同之处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他的思想更多地是从中国的现实感受出发,而不是从一个空洞的外来观念出发。鲁迅在写《阿Q正传》时,阿Q的影像已经...
2009.04.27 10:01:00
-
”[2]依据这种标准,国家无论怎么看都不属于“共同体”的范畴,而是“社会”的范畴。也许在古代社会,国家与共同体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,如传统中国的国与家。国家建立在社会阶级与阶层之间的紧张基础上,现代国家以社会成员的独立存在作为基础。所以,国家完全不属于共同体,...
2009.05.14 10:45:00
-
”[2]依据这种标准,国家无论怎么看都不属于“共同体”的范畴,而是“社会”的范畴。也许在古代社会,国家与共同体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,如传统中国的国与家。国家建立在社会阶级与阶层之间的紧张基础上,现代国家以社会成员的独立存在作为基础。所以,国家完全不属于共同体,...
2009.05.14 10:45:00
-
”[2]依据这种标准,国家无论怎么看都不属于“共同体”的范畴,而是“社会”的范畴。也许在古代社会,国家与共同体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,如传统中国的国与家。国家建立在社会阶级与阶层之间的紧张基础上,现代国家以社会成员的独立存在作为基础。所以,国家完全不属于共同体,...
2009.05.14 10:45:00
-
取众长而相资互益”的眼光、胸怀和思想境界,正确处理坚持“一元主导”和“兼容多元”的关系,而与教条主义、宗派主义、关门主义没有任何共同之处。学问上的“兼和”之道不仅表现在张先生的学术成果中,而且表现在其治学过程中的方法运用上,可以看出,他是力图把“方法论上的多元主义...
2009.06.17 10:26:00
-
取众长而相资互益”的眼光、胸怀和思想境界,正确处理坚持“一元主导”和“兼容多元”的关系,而与教条主义、宗派主义、关门主义没有任何共同之处。学问上的“兼和”之道不仅表现在张先生的学术成果中,而且表现在其治学过程中的方法运用上,可以看出,他是力图把“方法论上的多元主义...
2009.06.17 10:26:00
-
启发方法最早可追溯至孔子(公元前551—公元前479)与苏格拉底(公元前469—公元前399)。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方法既有许多共同之处,也有着明显的差别。这种差别实质上反映的是他们所代表的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。
一
春秋时期,周王室日渐衰微,“礼崩乐坏”、“礼乐征...
2009.07.20 09:52:00
-
启发方法最早可追溯至孔子(公元前551—公元前479)与苏格拉底(公元前469—公元前399)。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方法既有许多共同之处,也有着明显的差别。这种差别实质上反映的是他们所代表的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。
一
春秋时期,周王室日渐衰微,“礼崩乐坏”、“礼乐征...
2009.07.20 09:52:00
-
自由的进攻。依靠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使命意识建构国家认同的国家,必然在外交实践中表现出意识形态的狂热。在这一点上,其实美国与苏联颇有共同之处。
以一个对立的“他者”,特别是一个竞争性的意识形态来保持自身的团结和建构国家身份
爱德华·萨义德曾言:“每一文化的发展...
2009.07.31 18:04:00